山西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速

2018-05-23 16:58  來源:中國煤炭報  瀏覽:  

日前,山西省2018年煤炭行業(yè)化解過剩產能關閉退出煤礦名單公示,共涉及煤礦35座、產能2240萬噸/年。這意味著今年山西煤礦關閉退出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。

2016年、2017年,山西共關閉煤礦52座,退出產能4590萬噸/年,核減生產煤礦產能925萬噸/年,去產能完成任務量居全國前列。

山西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、無效產能,按照法治化、市場化要求,通過關閉退出災害嚴重、資源枯竭、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、不符合煤炭產業(yè)政策的煤礦,緩解了煤炭產能過剩矛盾,促進了煤炭供求關系改善。“打贏了一場攻堅戰(zhàn),取得了階段性成果。”山西省煤炭工業(yè)廳廳長向二牛說。

同時,山西省實施減量重組、減量置換,提高煤炭先進產能占比。山西省把解決60萬噸/年以下煤礦退出和重組整合遺留問題作為重點,在兩年內實施減量重組,力爭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;2020年底前單一煤炭企業(yè)生產建設規(guī)模力爭達到300萬噸/年以上;鼓勵60萬噸/年及以上的煤礦參與減量重組。

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山西省31座新建煤礦產能置換方案獲批,涉及產能1.66億噸/年;省內批復121座資源整合改造建設煤礦產能置換方案,涉及產能1.18億噸/年。

目前,山西省共有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煤礦和特級安全高效礦井(露天)178座、能力3.96億噸/年,先進產能、優(yōu)質產能占全省生產總能力的42%。到今年年底,山西全省要形成先進產能約5.3億噸/年,占生產總能力的比重要達到50%。

目前,山西省正圍繞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,抓住“安全高效生產煤”“綠色清潔利用煤”兩個關鍵,堅定走“減”“優(yōu)”“綠”之路,全面提高煤炭供給體系質量。

免責聲明: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、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,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,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。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,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。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、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,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。
相關推薦
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:煤炭高質量發(fā)展是我國能源新戰(zhàn)略的重要組成

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:煤炭高質量發(fā)展是我國能源新戰(zhàn)略的重要組成

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近日在“能源化工行業(yè)知識創(chuàng)新服務與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能力建設論壇”上指出,在向能源轉型過程中,必須以煤炭煤電作為可再生能源平抑波動穩(wěn)定器,可再生能源也可以為煤炭的低碳發(fā)展助力,兩者耦合協(xié)同發(fā)展,將成為建立新能源體系的重要途徑。
去年超額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目標任務 河南省煤炭產業(yè)結構更加優(yōu)化

去年超額完成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目標任務 河南省煤炭產業(yè)結構更加優(yōu)化

1月25日,記者從河南省化解過剩產能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,2020年我省關閉11對煤礦,化解486萬噸煤炭過剩產能,較年度目標任務255萬噸超額完成91%。
2020年河南化解486萬噸煤炭過剩產能,超額完成91%

2020年河南化解486萬噸煤炭過剩產能,超額完成91%

1月25日,記者從河南省化解過剩產能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,2020年我省關閉11對煤礦,化解486萬噸煤炭過剩產能,較年度目標任務255萬噸超額完成91%。
山西將建40座綠色開采煤礦

山西將建40座綠色開采煤礦

記者從23日閉幕的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獲悉:山西今年把開展碳達峰作為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牽引舉措,實施碳達峰、碳中和山西行動。
多省公布煤炭去產能成績單

多省公布煤炭去產能成績單

2016年以來,煤炭行業(yè)的去產能進程可謂如火如荼,各地區(qū)、各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,扎實推進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,統(tǒng)籌做好職工安置、“僵尸企業(yè)”處置、結構調整、兼并重組、轉型升級等工作,使得總量性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,系統(tǒng)性去產能、結構性優(yōu)產能初顯成效。如今2020年已成為過往,多地在規(guī)劃新一年工作之際,也紛紛公布了2020年煤炭去產能的成果。最新的消息來自山西省,數(shù)據顯示,山西省“十三五”期間累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達15685萬噸/年。

推薦閱讀

熱文

Copyright © 能源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