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括贛鋒鋰業(yè)、盛新鋰能、中礦資源、雅化集團、華友鈷業(yè)等諸多企業(yè)已經加速對非洲鋰礦展開布局。
以座落于馬里的Goulamina鋰礦為例,該鋰礦是全球最大的高品位鋰礦之一,采礦權由贛鋒鋰業(yè)與澳大利亞礦業(yè)公司FireFinch共同持有,鋰礦項目品位達1.45%,鋰礦資源1.09億噸,LCE達19.67萬噸。項目已于2022年6月3日開工,預計2024年投產。
Arcadia鋰礦項目由華友鈷業(yè)2021年底收購,該項目準備建設年處理鋰礦量240萬噸,建設期兩年,建成后預計年產14.7萬噸鋰精礦。
近期消息來看,雅化集團今年2月在互動平臺回復稱,其津巴布韋鋰礦項目儲量確認預計3月完成;科達制造在非洲東部擁有超200平方公里的鋰礦勘測權,正積極進行考察和勘測工作。
根據(jù)美國USGS數(shù)據(jù),全球鋰資源分布不均衡,集中在玻利維亞、阿根廷、智利構成的南美“鋰三角”以及澳大利亞、美國等地區(qū)。其中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鋰礦供應國,其鋰礦石供給約占全球的92%。南美“鋰三角”鋰資源儲量豐富,玻利維亞、阿根廷、智利三國鋰資源儲量合計占據(jù)世界鋰資源儲量近60%。
不過隨著澳大利亞加強鋰資源管控,以及南美“鋰三角”國家推進鋰資源國產化步伐,并推進鋰礦價格聯(lián)盟。來自澳大利亞、南美諸國的地緣政治風險抬升,獲取鋰礦資源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。
相比之下,非洲以鋰礦儲量豐富、品位高、投入成本低、投資環(huán)境友好、環(huán)保政策寬松等諸多便利條件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(yè)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非洲的鋰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剛果(金)、馬里、津巴布韋、加納和納米比亞五個國家,其中剛果(金)已探明鋰金屬儲量300萬噸,馬里84萬噸、津巴布韋69萬噸、納米比亞23萬噸、加納18萬噸。
非洲鋰礦潛力巨大,從全球鋰資源儲量占比上看,根據(jù)USGS數(shù)據(jù),非洲五大富鋰國家合計占全球比重5.1%。但因非洲鋰礦前期開發(fā)進度緩慢,非洲目前僅Bikita一座在產鋰礦,多數(shù)項目還未建設完成,甚至處于早期勘探階段。從鋰礦質量來看,非洲鋰礦除了部分云母礦和尾礦品位較低,整體品位高于全球其他地區(qū)。
以目前非洲三大鋰礦Manono、Goulamina、Arcadia為例,其儲量和品位均有顯著優(yōu)勢,Manono更是全球第三大鋰礦項目,擴產后,Manono鋰礦年產能將達到160萬噸鋰精礦,使用年限達近30年。
隨著國內企業(yè)在非洲鋰礦布局加快,非洲鋰資源也將成為全球鋰資源供應的重要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