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韓國聚變能源研究所11月23日在大田總部舉行新聞發(fā)布會,宣布成功將韓國超導核聚變研究裝置KSTAR的超高溫等離子體在1億攝氏度的溫度下保持20秒。
KSTAR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,自2008年裝置開始運行以來,平均每年進行2000至3000次試驗。經(jīng)過10年25860次實驗取得了這一成果,韓國的核聚變技術(shù)由此上升到世界最高水平。
KSTAR項目于1995年開始建設,2007年完成,2008年開始運行。設備耗資約4億美金,研究團隊規(guī)模約為300人。
2018年,KSTAR首次成功將等離子體保持在1億攝氏度下1.5秒。
此前,美國和日本的研究團隊在1999年成功地將等離子體溫度提高到1億攝氏度。目前,美國、日本和歐洲團隊的等離子體保持時間最長約為7秒。2018年,中國的核聚變研究裝置“中型超導托卡馬克(EAST)”實現(xiàn)了保持10秒的世界最高紀錄。
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完善KSTAR,分流器材料計劃改為耐熱性和抗沖擊性強的鎢金屬。
在2030年之前,計劃繼續(xù)使用KSTAR裝置進行研究,2030年建造驗證性發(fā)電設備“DEMO”,2050年最終實現(xiàn)熱核聚變能源商業(yè)化。(邰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