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國政府正全力以赴發(fā)展制氫業(yè),根據(jù)德國經濟周刊媒體預測,德國從今年起將實施各種計劃。
德國經濟事務部長彼得·阿爾特邁爾(Peter Altmeyer)在接受采訪時說,“德國必須在氫技術競爭中戰(zhàn)勝亞洲。”
根據(jù)Altmeyer的說法,德國計劃到2030年生產氫氣,以滿足3~5 GW的電力需求。為此,海上風力發(fā)電廠產生的電力被用來生產氫。
目前德國正在與西非國家建立大規(guī)模生產伙伴關系。它將在西非建立一個氫氣生產基地,并通過管道和輪船向德國提供氫氣。此外,氫氣電解廠將于今年下半年在貝塞靈(Besseling)運營。它的制氫能力為每年10兆瓦,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氫設施。
德國政府宣布將從2016年起的10年內向氫工業(yè)投資14億歐元。截至2018年,所有已經投資的金額中,各種項目所占比例:乘用車50%,零部件30%,充電站4%,商用車2%。該計劃僅在運輸部門就比1990年減少40%以上的碳排放量。
德國汽車行業(yè)還期望氫能汽車的價格在2025年與電動汽車相同,并正在制定計劃。寶馬將在不久的將來推出基于X5和X7的氫能電動汽車,奧迪已與現(xiàn)代汽車集團在氫能汽車領域簽署了研發(fā)合作伙伴關系。據(jù)報道,戴姆勒公司還積極評估了氫商用車領域的前景并審查了相關計劃。